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和比例 -人教版

2020-12-24 来源:布克知识网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比和比例知识点;依据比和比例知识点的内部特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自主地建构知识网络;

2、 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3、通过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掌握复习的方法,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依据比和比例知识点的内部特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整理,改变习题的单一呈现方式,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练习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依据比和比例知识点的内部特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整理。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回忆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比和比例”。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部分内容,你们都学过哪些知识呢?(先自己轻声的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生::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尺 ……

二、梳理知识,形成脉络

1、师: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的知识像刚才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讲会有什么感觉。(太乱了)是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对这些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比和比例的复习和整理 (板书)

师:首先请大家想一想,在这么多的知识中,哪些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先独立思考,同桌互说)

师:这些知识间关系密切,那么哪些知识间存在不同容易混淆,需要大家注意

的呢?

(生说,师用线连相关概念)

师:大家真棒,是的,整理知识不仅要抓住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也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下面请同学们借助这张表格,把这部分知识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开始吧。

意义 各部分名称 基本 性质 性质 作用 2、整理完的同学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吧。

小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们的意义、组成和形式、各部分名称及基本性质都不相同;但当两个比相等时可以组成比例,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

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举例: 名称: 举例: 名称: 比 比例 分数 除法

他们的区别:比是( ) 分数是( ) 除法是( ) 小结:比、分数、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但也有区别:它们的意义、表示方法

和读法不相同。因此,以上的关系只能说是相当于的关系。

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 ),用( )除以( ) 是一个( ),可以是( )、( )或( )

化简比 根据比的(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 )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 ),是最简的( )

小结: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简比的方法。 正比例和反比例

意义

用式子示 举例说明

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

小结:1、两种相关联的量。若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若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若比值和积都不一定,则是不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

师:好的,通过整理,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其实弄清了这些关系还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呢?

巩固练习1:

(1)甲车4小时行驶280km,乙车3小时行驶300km。 ①甲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 ②乙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 ③乙车与甲车行驶的路程比是( )。 ④甲车与乙车行驶的时间比是( )。 (2)如果n×4=m×7,那么n:m=( ):( )。 巩固练习2: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订阅的费用与订阅的数量。 2. 圆柱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 3. 一个人的身高与他的年龄。

4. 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总产量与公顷数。 5. 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

6. 书的总册数一定,按各包册数相等的规定包装书,包数与每包的册数。 巩固练习3:

1. 大小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3:5。它们的直径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

2.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1.5,另一个外项是( )。

3. 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 4.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 巩固练习4: 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1、李师傅加工一批机器零件,4分钟加工60个。照这样计算,8分钟加工多少个?

2、李师傅加工一批机器零件,每小时加工60个,要8小时完成,如果每小时加工80个,要几小时完成?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吧。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