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要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消费,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共同构成一国发展的发动机。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但是投资的主体不同,投资的时机不同,投资的项目不同,投资的力度不同等等,都会影响投资的效果。所以这就需要政府的适当的宏观调控,使投资合理化,更利于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经济增长
一、我国经济环境下的投资现状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之中,投资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投资能形成有效需求,另一方面,投资又能增加未来的产能。因此,经济增长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总量的大小以及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增势强劲,投资的增长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三种投资主体
(一)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投资又好又快增长,不仅是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加快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的内在要求。政府投资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手段,在社会投资和资源配置中起重要宏观导向作用。政府投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协调全社会的重大投资比例关系,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政府投资职能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均衡社会投资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政府投资量不占据主要地位,但对社会投资总量的均衡能起到调节作用。当社会投资量呈扩张势头、通货膨胀趋势严重时,政府投资主体通过减少投资量,缓解投资膨胀。当经济不景气、社会投资低迷时,政府投资主体采取增加投资量的途径,扩大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2、政府投资对调节投资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起着重要作用。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确定产业发展次序,投资的基本方向是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优先发展的产业,特别是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对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并不显著的产业予以重点扶持,这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协调投资比例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已不是惟一的投资主体,即使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及其他重要产业也需要鼓励社会投资的介入,但政府投资起到了一种先导和示范作用,它通过运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手段(如投资补贴、投资抵免、投资贷款贴息等),引导全社会投资更多地投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领域。
3、为社会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的环境好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公用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公用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及软环境建设,有相当部分是无法实现商品化经营或商品化程度很低,即不能实现投资经济活动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因此这方面的投资是政府投资主体的义务和责任,是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
4、支持地区内国家重点项目时建设。政府投资从资金、移民搬迁、劳动力供给等方面为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保障,承担区域内公益性项目投资,集中力量投资于基础项目和支柱产业的项目,同时通过各项政策和经济手段,推动资产的重组,进行存量调整。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成为投资的基本主体。
(二)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是来自于民营经济所涵盖的各类主体的投资,具体包括个体投资(居民个人的生产性投资和住宅投资、城乡个体工商户经营性投资)、私营企业投资、私有资本控股
的股份制企业投资以及集体企业投资。改革开放以后,民间投资真正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民间投资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18.1%提高到了2002年的48.7%。
1、培育私募市场,打通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之间直接沟通的渠道。企业直接向那些坐拥大量资金的自然人或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法人募集资金,是一种非常原始直接筹资方式。由于私募一般局限在一个较窄的地域、人群范围内,资金供求双方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人缘、地缘关系,资金供给方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对方的个人信用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地对民营企业进行监控。
2、稳步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不仅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让民间资本享受国民待遇的需要,而且对改善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条件很有必要。由于民营企业等中小企业每次贷款数额较小,但对银行来说,不同数额的两笔贷款在实际操作中的成本并无太大差异,再加上给中小企业的风险太大,大型商业银行倾向于把钱贷给大型项目,因此只有发展中小型银行,特别是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要发起人的私营银行,才能更好地满足私营企业的融资要求。当然,这需要适当放宽对民营企业小额流动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使银行在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上风险与收益相对称。同样由于民办金融担保机构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最了解,最能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自主地决定是否为其提供融资担保,所以现阶段也应该积极发展民营担保机构。
3、适当发展民营基金管理公司,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与管理咨询一揽子服务。在国外,风险基金管理公司不仅为那些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而且还担当企业的管理顾问,为所投资的企业提供经营管理、市场开发、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建议,这对那些经营管理经验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大有裨益。
4、建立民间投资退出机制。首先在上市方面,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也可在股票市场上市;其次帮助和鼓励民营企业到海外的第二板市场上市交易;第三充分利用各地方的产权交易所,为民营企业股权交易提供便利。
5、积极发展民营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加强民营经济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民营企业信用评级机构,不仅有利于银行更准确地把握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而且可促使民营企业注重企业信用的培养,促进和带动整个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
分析表明: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民间投资规模逐年扩大,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已超过国有经济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逐步提高,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历史表明,保持民间投资的持续增长,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是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三)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私人直接投资。 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应该承认外商直接投资是带来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发达国家积累的技术知识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笔可供利用的巨大资源。 不过外商投资也是把双刃剑,在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可能也会对本国的企业产生冲击,甚至抑制其发展。
三、我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一般都鼓励投资。我国由于频繁出现投资膨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便忙于应付短期问题。这种情况给人一个印象:投资是造成我国经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应该时刻注意控制投资。我认为,投资在短期内出现的膨胀,从而造成的经济波动,并不排除它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短
期内控制投资规模膨胀,并不必然意味着在长期也应该控制投资。从长期来看,政府政策不仅不能控制投资,反而应鼓励投资。长期政策是政府在经济活动的主体能够根据经济中所发生的变化而作出充分调整条件下的政策。在长期,由于包括投资品在内的产出结构能够调整,企业也可以根据对未来的预期而调节其投资,因而不存在投资量超过经济承受能力问题或投资膨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的基调应该是鼓励投资而不是限制投资。这是因为:首先,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增长快的一般都是那些投资率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而从我国的情况看,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我国客观上存在巨大的投资需求。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起飞阶段,这—阶段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变,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投资需求,它不仅要求政府直接进行大量的投资,还需要鼓励企业投资。我国经济中在短期出现的投资膨胀并不能说明在长期的投资过多,也不能说明一切可资利用的储蓄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更不能说明一切可能转化为储蓄的收入都转化为储蓄,即使是已经转化为投资的储蓄,又较快、较多地转化为消费。
随着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中引起投资膨胀的体制性因素将逐渐消除。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在增加经济中的储蓄,这既为制定促进投资的长期政策提供了必要,也提供了可能。长期政策鼓励投资与短期政策控制投资膨胀并不矛盾。长期政策鼓励投资,并不是说不要控制经济在短期内出现的投资膨胀,更不是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鼓励投资,而是说长期政策的主旋律应该是有利于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与这种长期政策相适应,在短期内,例如经济结构得到调整、投资品供给状况得到改善、价格水平得到控制以及投资来源明显增加之前,政府一般应该适应控制投资率及增长速度,让投资稳步增加,避免因大上而引起的大下,大起而导致的大落这种投资的剧烈波动,但是作为长期政策的一部分,政府就应该同时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努力增加作为投资来源的储蓄、重点改善经济中的供给能力,增强经济对提高投资的承受能力,以保持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投资的稳定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我国投资中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明确了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后,认识目前我国投资的基本情况,以期使投资在现阶段能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便涉及到对目前我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
投资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既有需求效应,又有供给效应,既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又是诱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消费产生需求,投资产生供给,我们在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同时,既不能忽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不能盲目依赖于投资;既要重视投资的需求效应,又要重视投资的供给效应。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过于依赖投资、过度投资、投资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下面我们将对问题本身及解决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一)目前我国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度依赖投资,形成了“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国际比较和长期发展的形式看,目前我国的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需求刺激计划始终是短期行为。因为投资在短期中表现为需求,在长期中则表现为供给。过度依赖投资,不仅会造成投资对消费
的制约,在长期中还容易使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我国投资方式依然“粗放”,投资效率较低。从行业上看。一些发展潜力已经有限的传统行业仍然占有了我国大部分的投资资金,如钢铁、水泥等等,而且投资的目的大多在于单纯地提高
产量而不是技术革新。这些行业的发展潜力已然有限,市场需求也趋近饱和,大量投资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投资的投入产出高耗能、低效率,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另一方面,我国投资具有较强的短期性,投资新息对经济推动的衰退速度非常快,这使得政府不得不追加投资,以保证投资可以维持正的实际增长。结果是在投资过度的情况下,出现任然需要额外投资来补充的怪现象。
3、我国目前的投资结构很不合理。发展源于创新,但目前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资金匮乏,缺乏对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整个技术开发的投资在我国投资资金的分配结构中比重很小,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技术开发的普遍滞后。政府对于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不够。金融系统又迫于风险压力而不愿意进行投资,这使我国的技术开发费用往往还要由企业自己承担。
(二)改善投资问题的主要对策
1、在国内投资中,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便是积极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与实行,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明确出资者,经营者的责权,减少对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直接干预;同时推动金融配套制度的改革,消除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壁垒,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使其为投资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2、促进消费增长,合理处理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关系。从长期来看,投资的供给效应需要更多的需求来匹配,而消费则是这种需求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改变投资率高,消费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并不是说要简单地压低投资,而是要促进消费。积极地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切实提高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收入水平,是人民的收入增长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是促进消费的最根本措施。
3、调整我国的投资结构,促进投资重点的转变。目前,我国应逐步减少对传统行业的投资,将投资重点转移到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并加大对基础设施以及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应该从促进投资规模扩张转变为投资结构优化,提高投资质量上来。这样做能使我国的投资方式从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投资效率。
4、投资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适度的投资规模是实现社会在生产良性循环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而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形势下,只有正确的把握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到科学投资、高效投资,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投资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
五、结论
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必须把投资放在首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38.
[2]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赵志君.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4]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马家顺.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6]赵晋平.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入分析与展望[J].管理世界,20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