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伯 胜
当今社会人材辈出,由于人的智商差距越来越小,知识水平愈来愈高,社会见识愈来愈广,自信心理愈来愈强,因而出现了一种极端的社会现象——藐视做一切小事。
有人认为,小事就是锁事,是婆婆妈妈之事,不值得去做;有人认为小事是不起眼之事,人人都能做,复之事,不值得用心去做……。为何都把小事不当一回事呢?究其原因,无非存在以下偏见:其一,做小事需要时间,需要耐心,若被小事缠身,会影响做大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小失大”。其二,做小事往往被人们忽视,引不起领导的足够重视,不利于自己成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小事体现不了大本事”。其三,做小事的人没有具有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做小事,在他眼里做小事等于淹没和浪费人材,纯属“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材小用”。
难道小事真的不值得人们去做吗?回答是否定的。任何一个事物大、小关系都是辩证的。没有高山,哪有平原,没有大事,哪有小事。古人云:“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一代伟人周恩来也经常教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关照小事,成就大事。”
— 1 —
小事就象鞋里的一粒沙子,若不及时清除,使人疲惫不堪。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一些小事。如果这些小事没有人去做,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社会秩序就会乱成一锅粥。因此,做小事是非常必要的。
——做小事就是干实事。小事是具体的、实在的,必须脚踏实地,真心实意地去做。只有把小事做好,才能把好事做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心只研究一粒水稻种子,可谓小而又小。但就是这粒小种子,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吃饭的大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小事也能体现大智慧,成就一番大事业。
——做小事就是讲诚信。小事因小而不起眼,往往被忽识,忽识小事就会带来信用危机。而信用关系,是先取得信任再开展使用。也就是说,把某件事托付给你,根据你办事的好坏,再确定下步合作关系。搞新农村建设,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主导与主体就是合作关系。如果政府主民的新农村建设是纸上谈兵,农民主体就不会参与合作关系就会中断,新农村建设只能打“空转转”。就小事而言,诚信可以理解为承诺,群众是最讲实际的,凡是政府承诺之事,就必须讲到、做到,否则,群众就会骂你“放屁”。言而无信,失信于民,等于失去合作共事的基础。
——做小事就是尽职责。战争年代,战斗是职责,英雄是
— 2 —
人材。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没有舍生入死的壮举,人与人之间身份平民化、职责平凡化、分工细节化。做小事、处锁事、解难事乃职责所在,若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社会就进步了。
对每个人而言,做小事简单,但把小事做好并不简单。 一、把小事做好需要好的工作态度。态度取决于对工作的认识程度,态度好坏决定工作绩效好坏。发生在群众身上的事可能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小事不能小视。党中央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央的重大决策,不仅要认真去做,而且要用心去做,认真去做,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去做,才能把事情办好。
二、把小事做好需要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个人行为的重复和堆积。习惯好坏,决定人生好坏。古人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生在其思维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用它的利息。另一方面,坏习惯在同样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偿未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最美好的壮举失败,并把它引到道德的破产地步。”……
三、把小事做好需要好的心理状态。做小事离不开细心、耐心、恒心、真心、责任心。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它既能体现
— 3 —
作风,又能体现境界。而浮躁心里是不具备这种素质的。它表现的是急功近利,贪大求洋,好大喜功。浮躁加浮跨是一大顽症,曾在大跃进时代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此风不刹,岂不重蹈覆辙,危害社会?把小事做好,就必须克服浮躁心里。
四、把小事做好需要好的工作方法。做小事也需要创新。就事论事只能维持工作现状,不能使工作登上新的“台阶”,就象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一样。匠人做事用的是体力,大师做事用的是脑力;匠人做事只晓得简单的重复的加工,大师做事讲究的是理念和设计;匠人做事体现的是技能和技巧,大师做事体现的是创新与创造,为何大师高于后人?定因为大师善于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不是泛味、单调的机械作业。另外,创新还需要讲究细节。要把做小事当成一种艺术去对待。凡事因小而细,因细而精。一位文艺评论家指出:使文学成为文学作品的不是框架结构,中心逻辑,而在于作品的细节描写。只有细节属于艺术,也只有细节的表现力最强。如果我们把做小事当成了学问、当成了艺术,再小的事也值得去做。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